欢迎来到乐问乐学!

15890125578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首页 机构动态 平衡构图:设计中的艺术之道

平衡构图:设计中的艺术之道

发布时间:2023-04-13

每一次成功的设计,背后都是对平衡构图原理的恰到好处的应用。平衡构图是设计中的艺术之道,通过合理的排布和运用线条、颜色、比例等元素,达到视觉上的平衡和和谐,引发人们的共情和共鸣。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平衡构图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掌握如何在设计中运用平衡构图的技巧,打造出令人心驰神往的视觉效果。

平衡构图:设计中的艺术之道

构成关系

平衡也是一种关系,是设计构成基础上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设计包括设计要素和构成要素,设计要素包括文字、图形等,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视觉要素;构成要素包括群组、织体、空间、节奏,指的是设计要素之间的构成关系。进一步说,设计就是将文字、图形等视觉要素归纳为点、线、面,然后处理它们之间的构成关系,使整个设计达到平衡之美。

字体是设计中最小的单位,在设计中可以将一个字看成一个点,一行字看作一条线,一段文字视为一个面,这样我们就可以比较容易的处理字的平衡关系。一般来讲,中文标题字比较大,字数较少,位置在黄金分割处(即画面上部三分之一处),这样由于重力比较大,势必会产生一种下滑的趋势。为了达到画面的平衡,设计过程中可以将正文字号缩小,行距加密,产生一个面,以面的支撑力和上浮力来抵消标题字的下滑趋势。

图像是设计要素中面积比较大、比较具视觉冲击力的元素,我们在文字排版的时候要根据图片的动势来安排文字的位置、大小以及色彩。比如,一个依靠姿势的人物,我们在排版的时候可以放在画面的边缘,用边缘作为支撑,以平衡人物倾倒的动势;或者将文字排成文字块,用文字块代表虚拟的支撑物,这样也可以达到画面的平衡。总之,设计构图就是在处理图形与文字的平衡关系。

平衡的审美意蕴

设计师在追求平衡,受众的眼睛也在捕捉平衡,这是为什么呢?达到平衡,其中的设计要素的构成关系是确定的,这种关系是容不得半点改变的。对于不平衡,各设计要素之间的构成关系是不确定的、短暂的,每个要素都想极力改变自己所处的位置,整个式样随时都有发生改变的可能。

不平衡的构图,各设计要素之间的构成关系是混乱的,也就是作品在整体构图阶段就出现了混乱,所以受众在解读的过程中也就不知道究竟要传达什么样的内容。现在很多设计师、艺术家把平衡作为一个消除模糊性和不对称性的手段。平衡也是人们所需要的东西,它可以在传达信息的过程中使人得到愉悦,使设计师的思维与受众情感达到共鸣。

失衡下的平衡

在设计中,我们为了达到的特定的设计目的,故意破坏这种平衡。但是失去平衡的式样又向受众传达一种不安,带给人们不快。所以,设计师只能通过协调其它元素以弥补和抵消这种不安,以此达到平衡,令受众从中体会到愉悦,这实际上就是在追求心理平衡。心理平衡不是通过理性计算的,而是通过视知觉对版面不同视觉中心如黄金分割、视觉引导等因素来安排式样位置的。推荐阅读:

设计构图实际上就是在特定的版面内协调各设计要素之间的构成关系,使各种要素形成的力场达到一种和谐、平衡。我们在设计中经常会用中轴对称构图,有些人说这种构图是 的,不会犯错误。中轴对称构图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天平式的物理平衡,在支撑点所有的力达到一种平衡,不偏不倚,每个要素之间的构成关系确定,没有要改变自身位置、形状的态势,整个构图本身也非常的稳定。

但是,稳定的另一面就是呆板、没有生机。在眼球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经由接近图像转化为被图像所包围。要想让作品在零点几秒的有效时间内抓住受众的眼球,作品本身必须生动。生动包括色彩、创意和构图等方面,但是构图是比较重要的。

构图是一切视觉传达的基石,构图也就是所谓的版式经营。那么,我们该如何通过画面的版式经营使作品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呢?这就要求我们在画面构图的时候找寻心理平衡,要在物理失衡的基础上做到心理平衡。物理失衡也就避免了中轴对称带来的呆板,画面也就具有了动势,然后再通过改变其它设计要素的位置、形状、色彩、大小等方面去弥补和抵消这种失衡。

更多新闻详情进入乐清麦职教育